点击收藏网络电视机顶盒
“微信直播代扫”引热议 网络祭奠传递真感情
2017-04-04 来源: 】 浏览:次 评论:0

央广网北京4月4日消息 (记者刘一荻)“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仲春与暮春相交的清明节历来是中国人祭奠亲人、告慰亡灵最重要的日子。除了烧纸、擦拭墓碑、敬献鲜花,今年清明的祭扫又会出现什么另类的祭奠方式呢?
  日前,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某购物网站上出现了诸如“跑腿扫墓”、“代客祭奠”等服务,价格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服务几乎遍布全国。
  
  (来自某购物网站关于“代扫墓”的截图)
  然而,今年清明节期间,南京雨花台功德园推出了一款“微信直播代扫墓”的新服务,更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讨论。
  “微信直播代扫”
  雨花台功德园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用户通过微信关注该陵园的公众号,点击“在线陵园”选项就会出现“网上祭扫”、“灵堂追思直播”和“墓区祭祀直播”三种服务,后两种均可在微信上看到现场直播画面。记者也在该陵园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这一服务的相关介绍。
  
  雨花台功德园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扫墓现场进行微信直播是今年的创新措施,也是全国最先开创的“头一家”。直播内容包括擦拭墓碑、敬香、敬献鲜花、鞠躬等。“整套流程务只会收取鲜花、烛火等材料费,而且这些费用在网上明码标价,除此之外不会收取其他的费用。”
  
  (现场VR全景展示)
  私密性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负责人强调,若想收看扫墓祭奠的直播,必须输入一组密码。同时,在视频直播的传输过程中,功德园也会进行加密处理,确保用户信息不外泄。
  
  (观看直播需要输入密码)
  这一服务从推出至今,已经收到了20多位客户的预约,“目前做完的有6、7家了,他们的反响还是挺好的。”在今年推出微信直播之前,功德园会通过拍照、录像刻光盘等形式给要求代扫墓客户进行反馈。“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也用了现在流行的直播形式进行客户反馈,又方便又直观。”
  据了解,雨花台功德园的代扫墓服务始于2006年,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现已成为一项“传统服务”。“代扫墓”主要面向身在外地不方便回家,或年纪较大、腿脚不方便的客人。负责人告诉记者,清明节祭扫不同于其他活动,能亲自来的还是会亲自来,只有是实在来不了的,或者有特殊需求的,才会选择这种服务。“也有客户想选择特殊的时期给逝者扫墓,比如亲人的忌日、生日、结婚纪念日等等。也有一些客人会要求准备一些特殊的东西进行扫墓,我们都会尽全力帮他们准备好。”
  “代客扫墓是我园的传统特色服务,不出意外明年还是会继续的,包括微信视频直播也会继续。再加上需要我们代替帮忙扫墓的客人也不算少数,所以我们今后还是会继续对有需要的顾客提供服务。”雨花台功德园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网上祭奠的那些事儿
  据了解,随着人们思想方式的转变和技术的进步,网上祭奠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用户也在不断增长。以南京雨花功德园的网上纪念馆为例,短短几年中,建馆人数持续增长。如今,稳定用户已达到上百人。
  故事一:英雄
  今年66岁的赵震打开电脑,进入“网上纪念园”的页面,对着屏幕上弟弟赵雷的照片陷入了回忆。
  上世纪70年代,为救一名落水儿童,年仅20岁的知青赵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英勇救人的事迹也在南京广为流传。
  今年3月,随着网上纪念堂的开通,他们一家有了纪念弟弟的新方式。
  看照片、写诗、留言、献歌、“点蜡”、“敬香”、“献花”,赵震全家、当年和弟弟一起插队的知青,以及一些素不相识的人,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怀念着这位逝去的英雄。“虽然诗歌我写的不多,但都是有感而发的,心里全是感动。”
  “选择网上祭奠很方便,我想我弟弟了就点开看看,不用顾虑我在哪里,天气怎样,有没有足够的时间,随时都能祭奠。另外,在我看来,网上祭奠和到现场去没什么区别,我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所以现在一般情况下我都选择在网上祭奠我弟弟。”
  赵震全家都喜欢这种网上祭奠的方式。他觉得这是与时俱进的新举措,非常符合现在的潮流,也会帮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清明节,认识许多值得尊敬和铭记的人。同时,他也希望弟弟赵雷舍己救人的事迹能为社会多增添一抹正能量的色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也是现代社会需要的精神。”赵震的话里透着真诚。
  故事二:遥寄的思念
  和赵雷一样,王先生也给自己过世的父亲开设了网上祭奠馆。
  1999年,因为工作的需要,也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老家远在内蒙古的王先生和妻女选择到北京打拼。繁忙的工作、遥远的路途、孩子的学业、短暂的假期……王先生不禁感叹:“回家都快成奢望了。”
  “后来我听说有在网上纪念亲人的,所以就给父亲建了一个电子墓地,没事儿就点个虚拟蜡烛、写个感悟。这样我对父亲的思念也算有个地方宣泄。”
  在王先生看来,传统祭祀形式如烧纸,在增加火灾发生几率的同时也会污染环境、加重雾霾,自己还会多一笔额外的花销,“在网上祭奠就没有这么多问题了,方便快捷,安全绿色。”
  “我得让我爸知道我惦记着他呢!也算是给自己一点安慰。”说着说着,王先生的声音开始哽咽。
  虚拟的网络,虚拟的蜡烛,虚拟的鲜花,却藏不住赵震和王先生最真挚的情感。
  故事三:“微博入殓师”
  当赵震和王先生在网上纪念馆祭奠自己的亲人时,小林则用另一种方式“为每个逝去的人都留下一篇微博”。
  小林曾是一位程序员,也是微博“逝者如斯夫dead”的创始人。
  从2011年7月3日创办至今,每周一到周五晚10点,一条记录逝者生平、引发读者思考的微博就会被发布,也正因如此,很多人称他为“微博入殓师”。为什么一定要在晚上十点发微博?小林觉得:“晚上更适合看一些感动类的文章”。
  坚持6年,现拥有22万粉丝,发布1000多条微博,记录上千位逝者的故事,小林的微博逐渐变得沉甸甸的。“我发现这种方式真的会帮助到一些人,大家会对我表示感谢,我也感觉挺开心的。”粉丝的支持让小林充满感动,他表示自己一定会坚持做下去,更多志同道合朋友的加入,也为粉丝们带去了更有质感的服务。


Tags: 责任编辑: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 大学生兼职“网络刷单”被骗2万多 下一篇: 智能K歌新品-英菲克K12智能网络机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 美国是全球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者和
  • 剑指网络“新乱象” ,维护网络空间
  • 以“三大全球倡议”引领和推动构建
  • 瓯海多个小区遭“小广告”侵扰 “悦
  • 事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权威回应
  • 热门文章

  • 广电总局整顿网络电视机顶盒
  • 莎娃大逆转西班牙黑马 连续四年打进
  • 钟嘉欣爱伍允龙有腹肌 新剧将于汪明
  • 5个最好玩的时装漫画博客
  • 习近平两月内六次提反恐:让暴恐分
  • 相关文章